目前分類:準備篇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urry Herb.jpg

 

這是顯微鏡下的蟲體嗎?(大驚)非也!不過更慘,是今早德文家教用來驗明證身的證據! 說到底,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昨天一早,家教老師正懷著無比熱情要開始授課時,小兒子Luke竟瞇著眼,眼皮底下透露著不可思議,就這樣直定定地望著老師十秒之久。最後終於忍不住發問:「老師,你今天早上吃什麼?」這位年輕老師最近正在努力減肥,為了下禮拜地中海之旅的比基尼奮鬥中,想也不想回答:「就一杯黑咖啡!」還面帶一付“我很有自制力”的自豪神情。沒有想到,小Luke眼底閃過一陣冷光(柯南上身),直道:「不可能!你早上吃咖哩飯!」年輕女老師起慌了,連聲道沒有!思來想去,一直要找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誤會?她明明嚴守減肥守則呀!頂多,也只有偷吃一顆水煮蛋!突然,靈光剎現,「有了,我知道你為什麼會這樣說了,我早上澆花時有特別摸到咖哩香草啦!」

為了證明她真的沒有說謊,今天她還特地帶了家中種植的咖哩香草,以示清白!上面的圖片,就是今天一早她特地帶來的咖哩香草。仔細一聞,那小小的葉片,竟然藏有如此濃厚的能量,勾起我童年日式咖哩雞的回憶,所有的滋味,似乎閉上眼全部齊聚其中了!

回到早上的場景,可憐了被誤會的家教老師。其實,養出嗅覺如此敏感的小孩真的不是有意造成一個結局。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一則【台灣水果太甜,農委會要找回古早味】的新聞引起了大眾的迴響,原來,現代農業技術的進步讓果農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改變種植方向,市面上的許多水果甚至比製糖用的甘蔗24度還要甜。所以小孩子早就習慣於破表的甜味,哪識得什麼古早味?更無法懂得略帶一點酸度的水果,其實更能吃出不同的層次。

迎合大眾?退一步反思,是不是不只水果,許多市面上的食物都是如此,為了擴大市場需求,於是產品製造商不得不在產品中添加各種新滋味,畢竟市場是嚴峻而充滿競爭的,能夠賣得出去的產品才是好東西,就這樣這一代的孩子就在不自覺中迷失於各種食品添加物中,早已不識食物的真滋味。去便利商店隨便走一遭,你會發現架上的包裝充滿著我們看不懂的文字,就像外星文般難解。

   

在這樣的食物迷宮中,連大人都很容易迷路,更遑論孩子會迷失。於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食安事件層出不窮就不難理解。首先,大家已經習慣於在食物中添加各種化學元素,讓東西看起來好吃、嘗起來有味。而在速食的環境中,製造商所求的就是利潤,在短暫的時間與有限的成本下做出好賣的商品,於是,這哪堪慢慢燉煮?食安問題就是這樣出現!而且,仔細看一下歷史事件(下圖)就會發現同樣的事情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即便過了十年,社會依然沒有進步。(例如黑心麵條事件,上個月的新聞並不孤單,早在十年前2005.06就發生過。)而小朋友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並沒有機會真正地去認識大地的賜予,剛採收的青菜水煮就好吃、地瓜無論外形,每一種都很適合做補充體力的小點心,無需造型、不用調味,自然的就是如此芬芳美味。
食安新聞報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宣傳照 3.jpg  
小朋友最喜歡在他們專屬的洗手檯做事,洗菜、清潔..處處充滿樂趣。

宣傳照 2.jpg  
工作檯也能隨孩子的高度升降呢!參與度提高,樂趣自然也無限加倍。

父母忙碌,帶領著孩子一起創造出高頻率的外食經驗。此刻,臺北街頭到處都是美食餐廳,找個地方“吃飽”必然不是問題,但要“吃巧”就難了。恐怕大部分的家庭都是過著「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看似無傷,卻不知食物的樂趣往往來自背後的文化,少了認識,便少了對生活的體認,也就失卻了太多的食樂。

更重要的是食安風暴連連爆的此刻,身為父母的我更是擔心著一不小心就引領孩子陷入不安全的風暴之中。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度過很愉快的摸蜆捉蝦之旅,但相信嗎?這一切的歡樂都是從昨晚餐桌上的一盤菜開始! 

Zach got it.jpg 釣蝦中.jpg    

星期五的晚餐,我上了道蒜爆草蝦,用濃濃的蒜香,一點米酒,一點胡椒,再偷偷加點番茄醬,成就了滿桌的驚呼和秒殺,總之就是一道廣受全家老少喜愛的菜。但是,帶著飽飽的胃,小朋友開始動起歪腦筋,想要瞧瞧蝦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就這樣從晚餐一直碎念到睡前,腦波很弱的媽媽只好開始搜尋好玩的釣蝦場,還好平常沒有遺漏關心朋友的臉書(Yin Yin,謝謝),於是今天就我們一路來到大溪,有了這個摸蜆捉蝦的快樂午後時光。

蝦.jpg  

就是這一道蒜爆草蝦,又香又鹹還帶一點微甜捕獲了小朋友的胃!  

為了尋找釣蝦再加摸蜆場,我們開上了北二高一路向大溪前進,下了交流道,經過福安國小,繼續再向前行5分鐘,看到了萊爾富超商就會標誌可遵照指示前進!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課不一定要進教室上,
今天我們在廚房裡進行一場有趣的科學課喔!
只要小蘇打粉+醋+汽球,
就探究餅乾膨脹的祕密喔!

作法: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716  

禮拜二,看著喔,是禮拜二!去了趟傳統市場補貨,攤販竟然寥寥無幾,回家跟我那高齡九十的外婆聊到沒買到菜,竟然被她笑“沒水準加沒知識”,中元節後的休市是二天啦!竟然被恥笑,太不甘心了,一定要一次搞清楚休市日絕對不要再白跑!

找到市政府的網站,今天要讓大家和我一起攻克“市場休市日”,誓言再也不要被恥笑了! 

好啦!農曆春節的長假不用說,除此之外,每個星期一本來就是固定的休市日,但除此之外呢?有幾個重要的大節讓大家累呼呼,於是會加碼休二天,是哪幾個重要節慶呢?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就是這五大節過後會放二天假,如果大節是在星期五,那麼連續的二天假將會是星期六和星期日,原來的星期一也照常休市,所以就會是連休市三天。

那買不到菜又被阿媽笑,三餐還是要吃的呀,還好有Zach從花蓮帶回來的有機農產品幫助我們度過這中元節後的休市日! 

分享一下今天的菜色吧!總算是撐過一天,明天再上市場去!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繪本時間

帶著我家的小朋友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食物創作,在孩子玩廚房後,我們也不吝嗇的把美味成果放在網路上與大家分享。一定是食物看起來太動人了,要不然就是我家孩子垂涎美食的樣子太逼真,周邊的朋友們開始積極催生,希望能夠讓更多小朋友有參與的機會。從一聲聲的呼喚中,我發現了家長的改變。現在,大家期待的不再是學業上單面向的發展,在這麼多元化的世界裡,孩子能夠好好生活,懂得生活,成為有能力追尋快樂的孩子,是現在的父母更期待孩子能夠習得的本事。

這是哪根指頭?!  

而在課程的進行中,我也“很快樂”的發現,這年頭的爸媽不會再一廂情願的認為,送孩子去上課,一切都能有簡單又如願的句點。相反的,家長們很珍惜“陪伴”的時光,儘管大家平常都過著忙碌的生活,但到了這一天,大夥兒會互相排班,讓孩子們能有最佳的照料,也能從旁觀察小朋友的能與不能。

Hand Action.jpg 什麼是“能”與“不能”?同樣是小手揉麵糰,有的小朋友二三下就揉得圓滑又漂亮,有的小朋友花了好一陣子,卻始終無法完成,甚至於有小朋友看到其他人都做完了,直接放棄不想完成。同樣的事情卻有這麼多不同的結果,在一旁適時陪伴的媽媽,此時就能從群體活動的觀察中,發展出對自己孩子的許多新發現,很多小事情可能父母平常認為理所當然而不小心忽略了,此時在這樣的團體中反而能讓家長有機會省視。例如,孩子無法完成簡單的手部運作,是不是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事物是由照料者代勞了?吃飯有人餵,出門有人幫忙穿衣穿鞋?太容易放棄,是不是孩子缺乏自信心,那是不是該讓他在生活中多進行一些拿手的活動,培養更多對自己的信心。很明顯的,透過這樣的過程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定是直接送安親體制所無法獲得的,這也是為什麼這群父母,再忙也要排出時間陪伴的重要原因。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理照片時發現,以孩子玩廚房的主題照片中,除了調理食物的進行圖片外,更多的是兄弟的親密互動。在孩子玩廚房的過程中,小小的他們....有很多時刻無法單獨完成,於是同心協力的畫面再再出現; 在煮食的時刻,總會有些些許許的等待時分,於是媽媽也就趁機捕捉了兄弟嬉鬧等待的快樂畫面。

我不知道優生學家界定的胎兒間隔月份該是多久最為完美?但我覺得相差二歲半的Zach和Luke,倒頗能和協共處。尤其在此刻,愛模仿的Luke總是跟在哥哥的身後,學著哥哥唱歌 說話 做怪表情,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有了哥哥,學習得既快又好。而在生活秩序方面,可愛的Luke也都會乖乖的跟在哥哥身後,依時就寢,或是吃飯刷牙洗澡。當然囉,我也不能過於美化兄弟的互動,他們還是常會為了無聊的一個玩具上演無厘頭的爭奪戰,但統而言之,真的...二個孩子真好,每次看到他們親密的互動,當父母的心都會因此甜蜜了起來!

哥哥總喜歡送給弟弟最最最真摯的一吻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著HomeMade的圍裙 Luke架勢也不輸哥哥了!


從污垢桌巾變身兒童圍裙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大廚喜歡把所有工具全帶在身上!
由簡入繁:
第一次跟孩子一起動手煮食,該是在Miami二年前的冬季午後,那時的Zach還是個二歲多的孩子,而Luke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呢!就在那一個午後,我們母子兩個看著外面的冬陽,暖暖地,於是媽咪一時興起決定要和他一起動手做,做媽咪很愛吃的「黑糖饅頭」。那時的Oldma還不太懂得如何跟孩子進行親子共煮的時光,只是很單純的享受著,在這樣一個時光,母子揉著麵糰,看著麵糰發酵長大,什麼用具都不用,只用我們的「雙手」,我們的大手加小手就是最棒的工具。或許,他長大後還會記得許久許久以前我們一起捏饅頭的快樂時光,那時的媽咪還是他一個人的呢!

隨著孩子稍稍長大,我們一起進廚房的次數漸漸增加,甜點與菜色的變化也益發多元,光是雙手已經不能滿足我們製作的需求,於是我們慢慢開始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但是雙手仍是最常使用也最好用工具,透過雙手的運用,我常可以看到Zach想像力的發揮,從三角形的麵包到長得像Nemo小魚的饅頭,什麼奇特可愛的成品我可是都見過呢!但最近加入各式簡單器具的使用,也讓我見到四歲的孩子雙手的穩定度真的有很大的進步。從使用篩子細心地將不勻的麵粉過篩,到使用小型電動攪拌器混和材料,他都能用很穩定的雙手進行呢!不過,對於孩子進廚房的使用器具給大家的建議真的由簡入繁,這樣他們才能享受單純創作的樂趣,也能減少意外的產生,例如我家那快滿二歲的Luke就想搶著使用攪拌器,最後的結果就是在廚房裡造就了一個麵粉王國!一切都要隨著他們肢體的成熟度一
步一步循序漸進。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來不曾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進廚房幫上什麼忙,但自從家裡Zach從三歲起變成不愛吃飯的孩子後,絞盡腦汁讓他能夠多吃一口成了為娘的當務之急。於是,從天天換新菜色到每道菜都要色香味到位,再到讓他自己動手做,各種技倆都成了媽咪吸引他多吃一口的方式,只要他能快樂用餐,再怎麼辛苦都值得!而我發現讓孩子 自己動手做 參與烹飪過程,是最能吸引他,最能讓他胃口大開的方法。


讓孩子加入廚房,除了烹飪樂趣外,最重要的議題自是「安全」。於是,熱油和瓦斯爐的使用成了孩子玩廚房的危禁品,若有需要這部分就由大人代勞。而且我發現光是用烤箱就能變出不少的花樣,這樣就已經很能夠讓孩子們得到無窮的烹飪樂趣。另外,自從開始邀請孩子們一起到家裡來玩廚房後,逛街時就會不由自主開始注意起適合小朋友使用的烹調工具與餐具,像上面這組粉彩湯匙就很能得到孩子的回響,大家會爭先恐後選擇自已喜歡的顏色,爭著動手看誰先吃完呢!

仔細想想,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參與媽咪的廚房時間好處真的不少:

1. 經過自己動手做,孩子會更樂於接受食物

2. 在選擇食材的過程,正是趁機向孩子介紹食物營養成份的最好時機。例如:紅蔔蔔裡面的維生素A可以保護人體的眼睛和皮膚、牛肉裡的蛋白質可以讓我們長壯長肌肉。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很有成就感地切著成品

先說在前面,我從來不曾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進廚房幫上什麼忙,但自從家裡Zach從三歲起變成不愛吃飯的孩子後,絞盡腦汁讓他能夠多吃一口成了為娘的當務之急。於是,從天天換新菜色到每道菜都要色香味到位,再到讓他自己動手做,各種技倆都成了媽咪吸引他多吃一口的方式,只要他能快樂用餐,再怎麼辛苦都值得!而我發現讓孩子自己動手做 參與烹飪過程,是最能吸引他,最能讓他胃口大開的方法。

孩子加入廚房戰場,除了烹飪樂趣外,最重要的議題自是「安全」。於是,熱油和瓦斯爐的使用成了孩子玩廚房的危禁品。但是,光是有烤箱就能變出不少的花樣,就已經很夠讓孩子們得到無窮的烹飪樂趣。另外,自從開始邀請孩子們一起到家裡來玩廚房後,逛街時就會不由自主開始注意起適合小朋友使用的烹調工具與餐具,像下面這組粉彩湯匙就很能得到孩子的回響,大家會爭先恐後選擇自已喜歡的顏色,爭著動手看誰先吃完呢!

6 粉彩Spoon.JPG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01622為了讓孩子不要每次出門都對「買東西」這件事情有所期待,我們開始對他的要求給予「冷處理」。幾次下來,他在店裡也不會執著於購買玩具這件事情,但今天的一個無意對話,卻讓我看出孩子性格的獨特性。下午他拿著書,默默悠悠道「別的小朋友有買湯瑪士小火車回家,回家以後好高興好高興,Zach都沒有高興吔。」原來,他也學會了用另一種冷處理來對待我們的漠然,孩子的學習力與模仿力真的是太驚人了。

長時間的跟孩子相處後,真的發現父母對學齡前小孩影響甚大,今天看到
卡爾威特的早期全面教育一文,其中五點很是認同,POST上來讓自己時時閱讀刻刻謹記。

五點偏見影響孩子全面發展
很多家長都已意識 到早教的重要性,卻在無意間陷入了教育的誤區。例如,重知識傳授,輕心理養育;重智力開發,忽視性格培養;教育方法上慣用說教,不注重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 積極性,把教育的希望過高地寄託於幼稚園和學校的課堂,忽視家庭對孩子精神生活和興趣培養的作用等,因而他們所進行的「早教」往往困難重重,進行一段時間 後就堅持不下去了。那麼,家長在早期教育中存在哪些偏見呢?

1、學齡前偏見
這些家長認為學齡前的孩子還沒到學習年齡,父母的責任就是讓孩子吃飽、睡足、長胖、開心。殊不知嬰幼兒是人類學習的能手。學會直立行走、手腳分工、認識萬物、掌握語言、發展各種心理品質等重大難題都是在嬰幼兒時期發展起來的,所以父母要重新認識嬰幼兒

2、課堂偏見
傳統觀念認為,學習就是在課堂上接受教育、接受知識,卻不知道課堂教學只是教育的一種形式而已,而且課堂教育的形式,完全不適合嬰幼兒。環境薰陶、生活遊戲才是最適合嬰幼兒的課堂,而且家長的為人和喜怒哀樂更是天底下最深刻、最有效的早期教育

3、理解偏見
毫 無疑問,小學以後的教育應以理解記憶為主,但機械記憶卻是每個嬰兒心理發展的必然過程。一些家長以「孩子小,不懂事」為由,拒絕讓小孩子接觸知識,這是很 片面的。其實,嬰幼兒有機械記憶的本能興趣,他們空白的大腦也需要填充。傳統教育中的「學說話」、「唱兒歌」、「背唐詩」都是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誰是先理 解樂曲而後聽音樂的呢?

4、難易偏見
成年人往往把自己的難易觀念強加給孩子,認為把容易的東西教給孩子尚可,難一點的,孩子就不會了,這樣造成的結果往往是束縛孩子的發展。其實,嬰幼兒心裡並沒有難易觀,在他們眼中,好奇就接受,厭煩就拒絕,從來沒有「難」和「易」之分

5、早慧早夭偏見
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聰明早慧又高興又害怕,害怕因此影響孩子健康,會用腦過度。其實,孩子用腦不是外部壓力起作用,而是由好奇、興趣、精神生活的需求在起作用。如果孩子真的厭煩了,他就會打哈欠、打瞌睡,很自然地「關閉」腦的門戶,這時即使強迫也沒有用。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