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ch回家跟我提及學校裡的漢斯又因為用手吃麵而被責罵,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自從漢斯這個學期進入新班級後,幾乎每天都有他的各種負面新聞。其實,我去學校見過這個孩子,看起來安安靜靜的,應該是剛加入這個國家的新移民家庭。

新加坡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走在路上什麼種族你都見得到,黑的白的黃的,右邊是道教廟宇,左邊是回教教堂,再過去一點兒是基督教教堂,這種的情景隨處可 見。而早幾年,政府歡迎新移民的政策更是讓種族更加多樣化,再加上這裡往往是國際企業的東南亞總部,行經大路真的有國際化的感受。而新加坡政府也努力促成 各族的和諧共處,國民住宅依據種族比例分配,更限定在屋主在轉手時必須維持同樣的比例原則,而這裡的國定假日也是尊重各族文化,針對各種種族的重大節日皆有放假,像是西方的耶誕節,回教的Hari Raya,華人的春節。

然而種族的多樣化,並不代表一切就真的能夠相安無事,在童稚孩子的內心,他們還是會對“不一樣”這件事產生迴響。還好最近拜讀到同學的網誌「爵士狗汪汪叫」,從中得到一些省思。容我quote他的字語:【
從〔意識〕到〔收斂〕到〔另一種教導〕,那個環境才有機會在幾個世代後長出真實的尊重,也許,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看待成某一種〔文明〕的訓練過程。對於人的尊重,這不是人的良知良能,這是養成的。】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就像一盤沙拉,裡面可以有波菜、核桃、蘋果、鮮蝦各式食材,拌得適當會是絕佳的一盤沙拉料理,處理失當卻會讓每一樣食材有格格不入之感。

今天趁著做這道全麥南瓜煎餅,跟孩子談談這個議題,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本來就存在著各式不一樣的人。面對同學不一樣的行為,在指責前是不是該想想他為什麼會這樣做,也或許是他爸爸媽媽也都是用手吃飯的呀,我們之所以會用筷子吃飯也是一種代代傳承的習慣呀!所謂的習慣並沒有對錯呀,習慣也不過是文化的一部分。今天,如果我們是居住在馬來西亞,那使用筷子的我們反而會被其他人覺得奇怪! 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學著包容別人的不一樣,讓這個不一樣成為彩繪多元文化的元素!


困難度:**
好玩度:***
材料:
全麥麵粉   50 公克
中筋麵粉  100 公克
剛蒸熟的南瓜          1/4  個 (另一半做黑糖南瓜花捲去!)
糖              5 公克
鹽              1 小匙
水              25 克

內餡
蔥花            1 大杯
鹽               1 小匙
橄欖油         2  大匙 (無過敏者可使用香油更佳)

作法:
1. 南瓜蒸熟搗碎。(圖1)
2. 將粉類和鹽糖過篩加入,再加上水就可以開始搓揉,直至光滑不粘手。(圖2 3 4 5 )
3. 放在塗油的鋼鍋,蓋上溼布,醒三十分鐘! (圖6 7)
4. 麵糰切成四等份,各自揉成圓球,再桿平。(圖8 9)
5. 各自塗抹一些油,並灑上蔥花和少許鹽。(圖 10)
6. 好玩的部分來囉! 捲成毛毛蟲,再彎成蝸牛殼!(圖11  12) 兩個孩子都好喜歡玩這一部分呢!
7. 用手手打平蝸牛殼,再用桿麵棍桿平,就可以準備入鍋煎熟囉!  (圖13  14)


       
圖一:掘碎南瓜                       圖二:篩入粉類             圖三:偷試一下是糖還是鹽

       
圖四:加入鹽糖調味                 圖五:開始搓揉麵糰                 圖六:鋼鍋塗一層油

       
圖七:麵糰醒三十分鐘              圖八:1/4的麵糰揉圓       圖九:桿平

       
圖十:鋪上蔥花 抹一層油          圖十一:捲成毛毛蟲                 圖十二:捲成蝸牛殼

      
圖十三:打平蝸牛殼       圖14: 再桿平就準備入鍋煎              好吃得不得了!


好料...是讓孩子早晨快樂清醒的快速途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