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er Marie 門口照.jpg

1740 門口.jpg

內裝.jpg

 

在許多個寒冷的冬夜,這個亮著溫暖鵝黃色燈光的小酒館就像是隔壁阿姨家,親切的招呼著我們一家子進入。每個星期五,都是我家孩子練桌球的日子,二個孩子放學後風塵僕僕地從市中心,搭火車轉公車再走一段不短的路到達練習場。從下午練到晚上是一成不變的行事曆,而每個星期五晚上的飢腸轆轆也是不變的定律。於是,每每一接到孩子,我們總是就近踏入這間位於維也納Ottarkring區的小酒館,喝著當地經濟實惠又好喝的各式新酒,吃著各種傳統奧地利食物,用這些溫暖一下孩子們一身的疲累。

這家被我講得很像是巷口老張麵店的小酒館,其實一點兒也不簡單,在樸實的外表下有著古老的靈魂,她其實是維也納最古老的小酒館,從1740年就已佇立在此,不位於觀光景點的市中心,反而為當地人保留了屬於他們的寧靜,於是,這個小酒館就成了維也納人的專屬,不用與觀光客爭搶座位,悠然自得可以用維也納的步調慢慢地享受著這一切。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F9F6A0FC-9287-4DFB-BE67-A417EA68C81E_1_201_a.jpeg

正如新井一二三所言:「事關旅行,感情就像少女一般。一趟旅行猶如一場戀愛,既然邂逅過,永遠會留在心中一角。」仔細算算,我的生命中有十二年的時光都在旅行中度過,年少時,行李一收便是天涯海角,關於旅程的浪漫,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與經營之中,輕鬆成就一切美好。成了一家四口後,尤其孩子長成了青少年,旅行便成了一件媽媽得仔仔細細經營計畫的project,在已臨倒數的有限家庭時光,期待一家子都能有一場場浪漫旅程,再不好好把握,眼看我的兩隻幼鳥就要展翅高飛了!

FCC844C8-1E76-4708-8DF4-8B0A114BFCC8.jpeg    29DBA66B-701B-4C26-B084-D3321CEF4872_1_201_a.jpeg

995F5AD2-0FA4-42C1-8274-4EEB09D48550.jpeg.   BA6AE93B-0117-4307-8C49-35544A6C22C3.jpeg

0249C055-517B-4EE1-B487-B31FF4D90495.jpeg.   9EA217F4-59B9-4228-AD84-EB8C35B41F25_1_201_a.jpeg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了和兒子一起完成地理報告,台南,母子倆找了許多歷史文獻。懶人媽媽不禁想著,除了唸書,有沒有另一種方式可以了解一個城市?
靈光剎現,建築!"建築"就是另一個美好的解答。🏛
 

Zielrichterturm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身著華麗衣飾的鄂圖曼帝國最高大使,穆罕默德帕夏,輕啜著咖啡,從容地與哈布斯堡王朝派來的外交使節笑著聊天,穆罕默德帕夏隨身帶來的二位專業咖啡師則是熟練的在一旁伺候著。即便戰火煙硝將至,在咖啡香瀰漫滿室的此刻,似乎一切都是那麼安穩,主客之間的對立頓時被柔化。

cafe museum

走在維也納街頭,每隔三五步就有一家咖啡廳,不管男女,無論階級,走入咖啡廳喝一杯咖啡早已是這個城市的特有文化。然而,咖啡是怎麼來到維也納,進而成為維也納人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種來源與傳說充斥,人們早已在故事中迷了路。
關於咖啡的故事,前面敘述的外交場景便是「咖啡」在維也納出現的最早文獻紀錄。奧地利科學院 (ÖAW) 的歷史學家針對外交歷史文獻進行了深度研究,證明早在 17 世紀上半葉,哈布斯堡與鄂圖曼帝國在外交場合中就經常飲用咖啡。但這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百年前的人們該如何戒菸,
在那個沒有電子菸,
也沒有各種戒斷心理學,
更沒有口服藥物的年代,
人們如何跟香菸說 bye bye 👋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iesenrad (2).jpeg

曾在許多城市摩天輪的登高望遠,倫敦眼、Singapore Flyer....,但是超過一百二十五年的摩天輪,在充滿歷史風味的空間眺望千年古城,這般詩意的場景卻唯有維也納摩天輪得以成就。沒有炫麗造型的維也納摩天輪初建之始卻充滿皇室色彩,當時被視為頂天高的摩天輪可是為了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就職 50 週年而建造,揭幕時,高 64.75米的她,可是全世界最高的摩天輪呢。

 

曾經的哈嘜二齒?

Gondel

維也納摩天輪車廂德文名為 Gondel貢多拉,像不像威尼斯運河中搭配著民謠歌聲搖晃的小船呢?原始設計中摩天輪上該掛著30個貢多拉小船車廂,但在第二次大戰時為了安全的考量僅留15個,缺了許多車廂的摩天輪美感盡失,被當時的維也納居民戲稱是「缺齒摩天輪」(哈嘜二齒的概念)!而當時的設計師為了避免機械故障很難解救人們於高空中,還設計了手動操作的裝置,就算處於能源危機,別擔心,旅客還是能夠順利踏上地球表面。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永遠沁涼的水

要說最懷念維也納的什麼景或物?在這個熱到快融化的炎炎夏日,明明立志要成為環保小尖兵的一員,絕不開冷氣,只要我心靜自然涼,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卻在開窗的那一剎那看到隔壁棟鄰居牆面滿滿的冷氣機向我示威,機器熱呼呼排氣猛力地朝我襲來,意志力秒瓦解。天啊!此刻好想念維也納水龍頭隨開即飲一年四季永遠維持著12度恆溫的山泉水。夏天,回到家的第一個就是拿著大大的玻璃水杯,在水龍頭下盛滿一杯大大的沁涼自來水,一股腦兒喝下,全身通透沁涼,暑氣全消。不用燒開水,免加冰塊的日子真是美好!

但維也納的人們可不是現在才擁有這般沁涼的幸福,從1873年起維也納的人們就一直享用著全世界水質最好的山泉水,用來飲用,用來澆花,用來洗車....百年來,從山上一路朝城市奔來的山泉水從不匱乏的供應著維也納人。如果,你曾來維也納喝咖啡,會發現每一個咖啡館在提供香濃咖啡的同時,旁邊一定會放著一杯水,正是因為維也納的水質名聞遐邇,除了咖啡一定也要讓所有訪客喝一口維也納的水,才不枉此行。

維也納咖啡總會附一杯水

為什麼百年前維也納會如此大費周張的從雪山引來沁涼山泉水呢?原因是「傳染病」!是的,在十九世紀後期正如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般,維也納人口也大量增加著,然而公共衛生的水準卻趕不上人口成長的速度。當人們如常地從後院的井中打著水,但此時井水卻已悄悄被垃圾、糞便、動物屍體、染料工廠的廢棄物所污染。於是,疾病開始充斥這個城市。先是霍亂導致一萬八千市民死亡,接著1872年的天花也造成五千人喪命。維也納人開始不得不花錢購買從郊區提來的飲水,而這飲水危機甚至差一點造成奧地利君主政治制度的大危機,當時的皇帝弗朗茲約瑟夫(Franz Josef)為了安定民心,開始尋求乾淨的水源。歷經一番努力,終於在雪山山脈( Schneeberg )找到了潔淨水源,在帝國地質學家愛德華·蘇斯(Eduard Suess)的建議下,維也納市議會於 1868 年決定使用泉水,而不是簡便地過濾多瑙河的水。

最棒的水源來自雪山山脈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urinsel, Graz

在霧中,她是穆爾河中的迎風搖曳的船兒; 在藍天白雲的好天氣裡,這裡是用餐的好地方; 夜晚幕色低垂,在藍色燈光在河水中閃爍,此處成了穆爾河中央爵士樂流溢的空間。這個神奇的地方就在奧地利南方的格拉茲(Graz)!自從2003年格拉茲成為歐洲文化之都後,這個既是船,又是橋的建築物 Murinsel 就一直在這裡。

 

Murinsel, Graz

 

河中央最特殊的建築: 貝殼造型的圓形劇場

格拉茨藝術與創意創始人兼總監 Robert Punkenhofer(羅伯特潘肯霍夫)他找了來自美國的紐約藝術家和設計師Vito Acconci(维托·阿肯錫) 創造了一個壯觀的物體:50米長,20米寬的貝殼形狀,圓形劇場和圓形的“Dom”(藝術家稱它為大教堂般的圓頂)的組合。人造景觀由“圓頂”和“貝殼”穿插而成,可以容納350名訪客。這個藝術平台讓所有的⼈和藝術交流。穆爾島像是⼀艘船被錨定在河中,外型由⼆個錯開碗狀的鋼網構造,⼀個朝上開放式⼀個朝下密閉式的空間組構⽽成,彷彿東⽅的陰陽與太極,完全顛覆了⻄⽅⼈對於劇場建築的既定觀念。在“Dom”裡面有一個咖啡館(島嶼咖啡館)和一個兒童遊樂場。咖啡館中天藍色的地板, 白色的桌椅加上棕梠樹讓人眼睛一亮, 有點感覺到熱帶島嶼俱樂部的錯覺。藍色玻璃的設計增加了一些神祕感。劇場的地區也是以天藍色和白色的設計為主, 在大量不鏽鋼的外觀對比中顯得輕快多了。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任何版面,只要有食物,就會讓我不自主的眼睛一亮。然後,今天德媒竟然用我很喜歡的「豬肝香腸」來形容德國總理,而且是「受辱的豬肉肝香腸」。撇開受辱一詞,豬肝香腸綿密的口感和濃郁的香氣,搭配德式單純的農村黑麵包,塗抹其上,最是美好。手邊如果有沁涼的鮮釀啤酒或是威士忌,都是直達美好生活的鑰匙!

 

截圖 2022-05-03 下午11.25.11.png

話說回來,為什麼德國總理蕭茲被形容為「受辱的豬肝香腸」?

 

肝的古意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逃脫」是進入另一個創作的高涯的必經,那麼許多傑作都是藝術家們逃離現實世界後的成就。如果,「餐桌」也可以是一種逃避的表現,那麼Corona的封城與禁錮的確造就了全球家庭主婦在煮食生涯前所未見的高峰。盧梭言: 人生而自由,但無處不在枷鎖之中從歷史過往到現代,我們一直面臨著精神的禁錮與枷鎖,不管是政治社會亦或病毒。

這天走到住家附近的「夢想之屋」(Traunsches Haus)見識了畢德邁雅時期最長的建築物,光是單一平面的一層樓就有37扇窗,這是畢德邁雅時期在維也納所建最長的住宅。

Biedermeier 6

Biedermeier 1
維也納最長的畢德畢雅式建築物

所謂的畢德邁雅文化,也是維也納的特有文化,指的是從1815年維也納和約制定後,一直到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這三十年間的文化高潮,這份高潮來源於禁錮,整個歐洲貴族社會在法國大革命、美國革命和拿破倫戰爭後被嚇壞了,保皇守舊派全面執掌大局,為了所謂的社會平穩,開始實施各種管制,其中尤以梅特涅在奧匈帝國所實施的警察制度最為著名。一方面人們受制於政治壓力,無法參與政治事務,只好專注於家庭與文化藝術品味。另一方面,此時正值都市化與工業化的蓬勃發展,中產階級累積不少財富,他們的生活方式與需求逐漸取代貴族,這些財富對文化藝術的注入,也讓音樂(家庭音樂、歌唱、成立於1848年的維也納愛樂)、藝術設計(畢德邁雅建築與傢俱)、各種更舒適的娛樂(劇院、舞廳華爾滋、咖啡館)有了豐富的滋養。

文章標籤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