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距離上次編寫鹹派食譜已是十年前的事情,十年後,塔皮依舊造就無敵好吃的秒殺結果,但操刀者已由孩子們轉變成媽媽,於是,鹹派的呈現自然也就優雅許多。

spargel quiche.jpg

有鑑於四月中正是奧地利大產蘆筍的時刻,白蘆筍、紫蘆筍與綠蘆筍齊發,時節蔬食不必過多料理自然清香青脆,正是入菜的最好選擇。

今天用的是直徑25公分的塔派模型。
塔皮食材:
無鹽奶油    175公克(剛從冰箱取出就切成許多小方塊)
糖               75公克
蛋黃              1 顆
中筋麵粉    250公克
作法:
1. 仍處低溫的奶油切成小方塊的奶油,加入糖和麵粉、蛋黃,用攪拌機打勻,形成粗麵包屑的狀態。
原因: 塔皮要有多層結構,需要靠奶油。奶油是油脂與水份的結合體,奶油加熱之際,水份會形成蒸氣,隨著蒸氣推升麵糰,才能造就多層結構。但前題是奶油必須是平均散佈在麵糰中。但若奶油已融化,結構就會很扁平密實,無聊!

鋪陳餅皮.jpg

2. 將麵糰壓在模型上,並在中央用叉子均勻向下叉,形成很多小洞的餅皮。(烤的時候才有長大的空間)
鋪上一層烘焙紙,倒入烘焙豆(我是用黃豆),放入攝氏180度的烤箱,12分鐘。
拿出烘焙紙和烘焙豆,再烤3分鐘。取出置涼。
派皮.jpg

內餡食譜:
全蛋     4 顆
火腿     4 片  (切丁)
Creme Fraiche  3 大匙
牛奶     1 大匙
小番茄  4 顆 (各剖面切半)
蘆筍     3 枝 (汆燙,切小塊)
中型馬鈴薯   3 顆 (削皮 切片 以沸水加鹽煮軟)

孩子與鹹派橫切面.jpg
作法:
1. 瀝乾的馬鈴薯片先平鋪在塔皮上,至少三層。
2. 其他材料全部攪打均勻,鋪在烤好放涼的塔皮之上,放入180度烤箱,烘烤30分鐘。
3. 趁熱可以灑一些帕瑪森起士屑在鹹派之上增加風味。

螢幕快照 2021-04-27 下午9.59.50.png

蘆筍小歷史:
既然說到了奧地利此刻(四月中)正是盛產蘆筍的季節,那麼就一定得提及蘆筍在奧地利悠久的歷史傳統。
根據歷史紀載,人類是從1530年開始種植蘆筍,而當時最主要的地區位於波西米亞(捷克中西部)與摩拉維亞(捷克東部)。
奧地利自1565年開始栽種蘆筍,在這個地區,蘆筍是一項有著歷史與傳統的農作物,在十八世紀中,蘆筍是皇帝的最愛,也成了皇家專屬的農作物。
十九世紀之際,Auersthal, Raggendorf , Groß Schweinbarth 是最重要的種植地。
一直到1975年 Werner Magoschitz 才在維也納附近的 Marchfeld 開始例外地為平民銷售而種植。
由於 Marchfeld 的土壤是難得的腐植質,含沙量高且日照充足,逐漸成了奧地利最重要的蘆筍產地,在這一區有著500公頃的蘆筍種植地。
而整個奧地利共有28000公頃的農地種植蘆筍地,生產2730公頓的本地蘆筍,並進口2510公噸的蘆筍。
平均起來,每個奧地利人年平均食用0.6公斤的蘆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非凡媽/宋雅雯 的頭像
    非凡媽/宋雅雯

    家宴 佳宴 Home Party

    非凡媽/宋雅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